Skip to content

清化热痰药(13种)

318.浙贝母

  • 别名: 土贝母、浙贝、象贝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苦,性寒。归肺、心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5~10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不宜与川乌、制川乌、草乌、制草乌、附子同用。

  • 主治: 清热化痰止咳,解毒散结消痈。用于风热咳嗽,痰火咳嗽,肺痈,乳痈,瘰疬,疮毒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19.川贝母

  • 别名: 贝母、川贝、岷贝、雪山被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苦、甘,性微寒。归肺、心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3~10g;研粉冲服,一次1~2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不宜与川乌、制川乌、草乌、制草乌、附子同用。

  • 主治: 清热润肺,化痰止咳,散结消痈。用于肺热燥咳,干咳少痰,阴虚劳嗽,痰中带血,瘰疬,乳痈,肺痈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20.竹茹

  • 别名: 竹皮、青竹茹
  • 性味归经: 味甘,性微寒。归肺、胃,心、胆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5~10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寒痰咳嗽、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。

  • 主治: 清热化痰,除烦,止呕。用于痰热咳嗽,胆火挟痰,惊悸不宁,心烦失眠,中风痰迷,舌强不语,胃热呕吐,妊娠恶阻,胎动不安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21.天竺黄

  • 别名: 天竹黄、竹黄
  • 性味归经: 味甘,性寒。归心、肝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3~9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

  • 主治: 清热豁痰,凉心定惊。用于热病神昏,中风痰迷,小儿痰热惊痫、抽搐、夜啼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22.前胡

  • 别名: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苦、辛,性微寒。归肺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3~10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阴虚咳嗽、寒饮咳喇患者慎服。

  • 主治: 降气化痰,散风清热。用于痰热喘满,咯痰黄稠,风热咳嗽痰多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23.瓜蒌

  • 别名: 天撤、苦瓜、山金匏、药瓜皮。
  • 性味归经: 性寒,味甘,微苦。
  • 用法用量: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

  • 主治: 清热涤痰,宽胸散结,润肠。用于肺热咳嗽,痰浊黄稠,胸痹心痛,乳痈、肺痈、肠痈肿痛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24.桔梗

  • 别名: 包袱花、铃哨花、道拉基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苦、辛,性平。归肺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3~10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本品性升散,凡气机上逆,呕吐,呛咳,眩晕,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。用量过大易出致恶心呕吐。

  • 主治: 宣肺,利咽,祛痰,排脓。用于咳嗽痰多,胸闷不畅,咽痛音哑,肺痈吐脓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25.胖大海

  • 别名: 安南子、大洞果、大海、大海榄
  • 性味归经: 甘,寒。归肺、大肠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2~3枚,沸水泡服或煎服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脾胃虚寒体质,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、咽喉肿痛,肺阴虚导致的咳嗽,低血压、糖尿病患者,都不适于用胖大海

  • 主治: 清热润肺,利咽开音,润肠通便。肺热声哑,干咳无痰,咽喉干痛,热结便闭,头痛目赤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26.昆布

  • 别名:
  • 性味归经: 味咸,性寒。归肝,胃、肾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6~12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脾胃虚寒者慎服。

  • 主治: 消痰软坚散结,利水消肿。用于瘿瘤,瘰疬,睾丸肿痛,痰饮水肿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27.海藻

  • 别名: 落首、海萝、藫、海藻菜、乌菜、海带花、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苦、咸,性寒。归肝、胃、肾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6-12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或捣敷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不宜与甘草同用。脾胃虚寒者禁服。

  • 主治:消痰软坚散结,利水消肿。 用于瘿瘤,瘰疬、睾丸肿痛,痰饮水肿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28.黄药子

  • 别名: 黄独、零余薯、金线吊虾蟆、香芋、黄狗头、土芋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苦、辛,性凉。归肝、胃、心、肺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6-9g;或浸酒;研末1-2g。外用适量,捣烂或磨汁敷患处。

  • 适用体质:

  • 禁忌: 本品块茎和零余子,含有毒成分,服过量可引起口、舌、喉等处烧灼痛、流涎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瞳孔缩小,严重的出现昏迷,呼吸困难和心脏麻痹而死亡。解救方法:洗胃,导泻,内服蛋清或葛粉糊及活性炭;饮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,亦有用绿豆汤内服;或用岗梅半斤,清水5碗煎至2碗饮服。

  • 主治: 解毒消肿,化痰散结,凉血止血。用于甲状腺肿大,淋巴结结核,咽喉肿痛,吐血,咯血,百日咳,癌肿;外用治疮疖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29.海浮石

  • 别名: 水花,海石,水泡石,浮海石
  • 性味归经: 咸,寒。入肺、肾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3~5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水飞点眼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虚寒咳嗽忌服。《本草从新》:多服损人血气

  • 主治: 清肺火,化老痰,软坚,通淋。治痰热喘嗽,老痰积块,瘿瘤,瘰疬,淋病,疝气,疮肿,目翳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330.瓦楞子

  • 别名: 蚶子壳、毛蛤、瓦垅
  • 性味归经: 味咸,性平。归肺、胃、肝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9~15g,先煎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无痰积者不宜。

  • 主治: 消痰化瘀,软坚散结,制酸止痛。用于顽痰胶结,黏稠难咯,瘿瘤,瘰疬,症瘕痞块,胃痛泛酸。

  • 治病配方: